|
果樹使用菌肥沒效果的原因!土壤不利于微生物存活土壤菌肥不匹配。土壤有酸堿之分,中性和微酸性土壤宜施用細菌性菌肥,堿性土壤宜施用絲狀微生物的藻類菌肥,施用后可固定空氣中的氮。其實土壤中的微生物很多,數(shù)量很大,大部分微生物對作物的生長發(fā)育、土壤團粒結構、物質循環(huán)有很大的影響。 土壤不利于微生物存活。果園多年不施或淺施有機肥造成土壤板結,存氧量差,根系生長緩慢。除草劑的殘留直接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使土壤微生物死亡。果園施用菌肥后土壤中沒有足夠的微生物使菌肥發(fā)酵繁衍形成有效菌群,阻礙了肥效的發(fā)揮。 對菌種不了解。每種菌肥有它的屬性和作用,如球狀芽孢桿菌是細菌殺蟲菌、EM菌是抗重茬菌、乳狀芽孢桿菌是長效細菌殺蟲菌。枯草芽孢桿菌能有效防治根系周圍的真菌使作物免受侵害。 施用溫度和方法不對。菌肥一般要求地溫在5~35℃內施用,低于5℃時菌種不能繁殖,高于35℃菌種會被燒死。菌肥最好單獨施用,不要和大肥(氮、磷、鉀)混合施用。正確的施肥方法是采取溝施,挖寬30公分、深25~35公分的溝,先施入大化肥,填一層10公分左右的土,再施菌肥,這樣可避免大化肥水溶下滲殺死菌種的機會。 土壤中有機質不足。施用菌肥的關鍵是不斷培養(yǎng)土壤中的微生物。土壤中有足夠的有機物或腐殖質被微生物利用,并且在土壤中繁殖,激活營養(yǎng)。實行果園生草制,草長到15~20公分時刈割覆蓋地面,1年多次,2年全園普翻1次,以利提高果園土壤腐殖質的含量。3~5年施1次發(fā)酵好的牛、豬、羊、雞兔等家畜禽糞,為菌肥菌種的繁殖提供充足的基質,為果樹提供中、微量元素,減少小葉、黃葉等生理病害的發(fā)生。 |